close
有位美國人Mr. Richard Sears架設了〔字源〕Chinese Etymology網站(http://www.chineseetymology.org),解說中國字的變化演進,這點讓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相當汗顏, 不論我們是否有人比他懂中國字,他這份心是我們無法比擬的,真心感謝Mr. Sears為中華文化的付出。

但Mr. Sears的研究重點,和兩岸及世界各國的語文學者一樣,側重在字的形成和演變,在我認為這是屬於學術考古的範疇,對於中國字在整個中華文化上的重要性,不論是字的基礎成因,或者字的應用影響,幾乎是沒有任何涉略。因此,對於現在忙碌的人來說,字源算是比較空洞的學問,一般人也就是因為新鮮而看看,願意多花時間理解的人真的不多。

我想探討的中國字的部份,似乎很少有人提及,因為查遍網路和圖書館資料,沒有發現有任何人提出相關於中國字的學術應用特色。其實應該嚴謹的說是漢字的特色,因為中國由許多民族合成,有些種族有不一樣的字,例如︰藏族、蒙古族、滿族、西夏族和契丹族等等。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例,其他種族的字都屬於拼音組合字,惟獨漢字是獨立方塊字,這不由得我經常深索,咱們漢族老祖宗是什麼樣的腦子結構? 為什麼能創造出那麼優美、那麼有學問的漢字?

初中時國文老師課間解說中國字特色,頂多是說中國方塊字,是其他文字無法相提並論的論述,沒有其他更多更深入的介紹。雖然我喜愛中華文化和文學,但我不是研究文學和文化專長,在以往也就沒有仔細理解中國字的其他特點。在整理本叢書的絡子時,不免涉及到中華文化和文字,在不經意當中發現,中國字的特點和影響,超出了我們以往所知道的千百倍。老師說的方塊字,只是中國字最粗淺最表面的印象,其他更深入的學問,更讓人匪夷所思,由此再推證,或許有其他更大的學問,是我到現在都沒能理解的。

除了漢字以外的字,基礎是不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,組合後成為的拼音字,也就是所謂的〔表音文字〕,只是用音來區分意義,不能由組成符號做其他含義的解讀。但漢字的基礎還是漢字,方塊字組合後仍然是方塊字。一個漢字只有一個音節,單音節方塊字組合後,仍然保留單音節的特色。其他文字是拼音文字,除了韓國字模仿中國字是方塊單音節外,其他都是多音節字,但韓文的拼音字,在字型上不能辨識字的屬性,必須考發音來辨識意義,所以仍然屬於拼音文字。所以歸納出中國字的基本特徵,是單音節以字形辨識(表意文字)為依據的方塊字,其他文字都屬於拼音辨識字,且除了韓國字外都不是方塊字的結構(因為我不是語文專業,不確定其他罕見文字的基本形成特徵)。

或許有人會說象形文、楔形文可以是方塊字和字形辨識字,我要提醒大家,象形文是文,不是字,它表現的是一個事物的描述,不是單一字的解讀,例如一個人拿了弓箭,所代標的是狩獵的文意,不是某一個字的形音。有些語文學者論述馬雅字類似於中國字的表意文字結構,事實上在字的起源基礎上有很大的不同,最終的發展也無法和中文比論。另外,在中國字的角度來說,中國字單字為字,二字以上為詞,外國的字可能是字,也可能是一個詞,例如中國的書、書本和書籍各有不同意義和使用場合,但在英文一律都叫Book,兩者有很大的不同。

以前念書時,國文老師告訴我和同學︰中文是沒有文法的。其實任何一種語文都有文法,中文當然
有文法,但儒教是中華文化傳統,因此在文意上的表達,許多承襲儒教的中庸模糊隱語原則,在文句上的表達彈性非常大,因此被誤認為中文沒有文法,事實上中文文法,因為遣字用詞非常靈活而鬆散,一旦像英文一樣的嚴謹,那麼中文就失掉了它優美的特點。

另外中國字發音,可能為了音律順暢,就會有變音和破音的形成,變音形成是為了音律順口,而形成自然的變音,例如〔老鼠〕在發音時會成為〔牢鼠〕,老字由三聲變二聲。但有些字因為使用場合不同,為了區別和音律考量,故意讓字變音,就是我們說的破 音字,例如〔大會〕和〔會計〕,這些更加強了中國字和中文的變化,雖然其他語文也有類似的情況,但不如中文變化多端。

因為這些中國字的特殊結構,讓我們的語文文化,超越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化,隨著年代的改變,有截然不同的詩經、楚辭、散文、樂府、漢賦、駢驪文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和小說等等文學的風格改變,這些不是其他語文所能相提並論的。而中國文學的成就基礎,完全由中國字結構的特殊所形成。

令人好奇的是我國的文字發展,也和其他民族一樣,從象形文開始,不知確切何時、因何,跳躍形成商朝的甲骨文,而從此奠定了中國漢字的基礎。目前只能推斷在極端信奉鬼神的年代,占卜術士為了應付極權的當權者,需要大量不同且獨立的文字,用做於各種占卜之用,進而逐漸形成獨立的字形辨識字,這是民族根性不同造成的文字變化。

所以中國字是單音節、獨立、表形的方塊字,每個字不同且複雜,外國文字是多音節、共用符號、表音不特定長短的組合字。很明顯和各自繩結的發展,有息息相關的共通性。純外國的結飾,都是單結組合而成的繩結,基本上脫離不了實用工具的範圍。而我國的是由單結、同心結和井字結,發展出半工具、半裝飾性的結絡,繼而發展出純裝飾的玉房綱和酢漿綱的絡子。我國的基礎絡子以及應用絡子,所呈現的獨立、複雜、抽象、規則和表形,正如中國字一樣可以單體應用,更可以組合出非常華麗的絡子飾品。西方的結飾簡單、組合、形似和不規律,也和他們的文字一樣,沒有大量的組合,就沒有結飾的存在,即便是大量組合,也顯得非常單調。

這就是每個民族的根性不同,造成的文化差異,事實上不只是文字和絡子,我們可以一直延伸到飲食、酒類、音樂、舞蹈、鬼神、服裝、飾品,中華民族的漢族文化,永遠是複雜和多變,可以是單體呈現,更可以相互結合和異類結合,形成一個多元複合的中華文化。或許我們的腦子結構,真的和其他民族不同,也或許是高壓極權統治的結果。無論如何,已經形成了最獨特和神祕的中華文化,我們沒有道理忽視我們擁有的寶藏,希望藉叢書的發表,引出另類的思考,讓後人可以深思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優秀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 的頭像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
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
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