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轉載聯合報

學生疑先烈笨? 王文華:不聰明才有革命
2012/01/04【聯合報╱記者鄭朝陽/台北報導】

辛亥百年剛過,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所寫的動人篇章「與妻訣別書」,卻早被排除在中學生課本之外。作家王文華認為,林覺民不只是拋頭顱、灑熱血的烈士,更是有創新特質及大愛情操的年輕人、深情浪漫的老公和堅持夢想的人子。他推薦大家用這些角度看此文,發現被埋沒的現代意義。

日前退休老師譚家化投書本報,指國人歡度建國百年的方式是絢麗的煙火,很少有人感恩創建中華的革命先烈,並感歎林覺民的「與妻訣別書」已自國中課本刪除,偶有老師提到這些先烈事蹟,竟有學生說「好笨」,憂心學子的愛國情操日漸淡薄

律師陳長文也在媒體為文表示,「這樣大愛動人的篇章竟不被選用,讓人感慨不已」。

作家王文華重讀「與妻訣別書」,對林覺民的時代意義有全新的詮釋。他說,當年投身革命的林覺民僅廿四歲,和今天廿四歲的年輕人一樣,有很多成年人看不慣、卻能創造進步與變革的特質,例如不考慮小我、只想成就大我的「執著」與「不聰明

王文華說,很多中學生不懂這些先烈為何要這麼笨,犧牲自己,但世上若都是「聰明人」,就不會有變革發生

王文華認為林覺民對妻子意映的深情令人動容。文中說,林和意映「並肩攜手,何事不語?何情不訴?」怕意映在他死後傷心,寧願意映先死,自己受苦。他有勇氣犧牲性命,但沒勇氣傷妻子的心。

王文華呼籲中學老師推薦給學生作課外讀本。他認為,如今廿四歲的年輕人早已不必拋頭顱、灑熱血,但青春不變,和林覺民一樣執著、深情、浪漫;不論做志工、做麵包、設計時裝、跑馬拉松,都堅持夢想、不斷創新,用「創新」革這時代的命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最近和闊別37年多的老同學聚會,真的是蠻難得的機會,我們認識時,彼此剛剛懂事,頂多只有血氣方剛的意氣衝突。當我們再次重逢,雖然未至耋耄,也都在完全不同行業,甚至退休和即將退休的角色,也沒有任何利益衝突,可以說這樣四十幾年的純友誼,應該是這輩子絕無僅有的。

很自然的聊到從事什麼工作,最讓同學跌破眼鏡的恐怕是我,其實不只是老同學不理解,幾乎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為什麼花錢受氣還要受罪,去做這件不討好的工作。我的學生應該都知道,我不是想表現自己很厲害,或者能力很強,更不是為了出名謀利。

相信這是一段前世未了的工作,所以同學眼中最不可能脫離電子本行的我,卻是離開本行20年。嚴格說,我沒有離開本行,只是不直接用電子混飯吃,但沒有扔下一分電子相關的知識,也可以說,對於電子3C方面的能力,目前應該還是比同學好。以前電子的精專,只是現在傳統絡子和傳統養生的基礎學問,沒有以前紮實的電子經驗,我不可能整理這兩項中華傳統學問。

很多人認為中醫、中藥、偏方、民俗療法都是江湖郎中混飯吃的技倆,也很多人認為絡子只是以前傳統社會,不能邁出大門娘們
手藝,都是難登大堂的玩意。這絕對不能說這些人沒知識或者錯了,因為30年前的我也曾經這樣認為,這和現在年輕人認為先烈為過捐軀是笨蛋的想法一樣,畢竟這些人不處在這個環境裡面,這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。

我曾經是走在時代尖端的電子專業人士,也曾經是臺灣電子行業叫得出名號的人,也有美國知名公司三番兩次要我到美國工作,不知為什麼,我前後六次推掉美國的高薪工作,想必就是為了讓自己淪落到今天成為笨蛋的田地吧?

看了這份報導,我的感受絕對和陳長文教授是截然不同,畢竟他只是一份感念,而我是身陷其中,以他的社會崇高地位尚且如此無力的感慨,似乎我應該早早就收手。那天和一個老同學提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分文不不補助我的出版,他說︰你應該刪除這些批評的字眼,拿到補助款把書出版再說。

這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事,因為這套叢書,最重要的部份就是絡子近代史,不寫出來就無法交代為什麼釘板錯了。基金會用書裡批評陳夏生和釘板手法,所以不能給補助款造成學術對立。其實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,而造成表面原因的骨子裡原因,是揭發了文化建設委員會30年錯誤的推廣,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卻是文化建設 委員會的直屬單位,他們怎可能給我補助金去批評他們錯了?當然這也影響到其他媒體和相關基金會,不願意協助推廣發展絡子。

因此,我們不能怪現在年輕人說先烈笨,似乎沒有人質疑為什麼教育單位取消了〔與妻訣別書〕的課文地位?為什麼我們的老師上課只是解釋課文的意義,而不講解當年的時代和歷史背景?我知道龍結四海不少學生,私下抱怨我的要求太高,為什麼簡單的繞繩子,要說那麼多科學理論和文化以及藝術的觀點,不就是一個娘們的 手工消遣嗎?

我成立龍結四海論壇13年,99%自費租用沒有任何廣告的專用伺服器,沒有收一分錢學費,沒有要求學員買一分錢材料,到大陸聚會教學,也沒有讓學生分擔我一分錢的旅費,為的就是真實的執行我認為的傳統文化推廣。我不必為了些微的金錢收益,委屈自己去和學生的怠惰妥協,不能按我意思學習的,隨時都會給踹出論壇,原因是,不想學好就不要浪費彼此時間,也不要蹧蹋網路資源。

我不想像別人一樣,老是抱怨年輕人不懂,而自己不貫徹理念,把自己知道的,自己懂的,好好整理出一套年輕人能懂的系統,讓年輕人輕易的上手,不要用你老師教你那套東西教學生,因為時代不一樣,年輕人在變,我們老頭子也要跟著年輕人在變。這點我真心感謝電視實習的傅伯偉老師,他的跟時代改變觀念,改變了我的 一輩子。在回母校教學的那段時間,我按照傅老師的教法,完全改變電子實習的無聊和枯燥,讓很多學弟取得技術士的執照。

當時楊永奎校長要求我至少要有一個考取,因為那次是母校負責主辦考試,一個都沒考取,校長會很丟臉。還好90個學弟,我預計60個可以考取,最後15個沒聽我的話,只有45個學弟拿到執照,但這次是全國考取最多執照的學校,臺北工專只有7張執照,也讓母校在下次聯招時提前了四個排名名次,校長留我在母校任教,但當年我婉拒校長的好意。考完不久,我去參觀電子展,一個小兒麻痺的年輕人興奮衝向來喊著︰陳老師,我考取執照了。那種感覺真的很好,因為對一個沒有畢業的學生來說,不只是一個保障,更是一種成就。

這些經驗讓我知道,任何人事物的沒落和淘汰,就是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,追根究底是新的老師不求上進,只是想把他老師教他的,原樣的交給他的學生,因為不再 是學生,所以不想再學習新知識,這是我們墮落的唯一原因,但我常和年輕人說︰人一輩子都要學習,直到死的那一瞬簡,都要學習如何面對死亡,不能或不願學 習,就是你自己宣告自己已經死亡。確實我看起來是很笨,也許該說很蠢,其實有何不可呢?不這樣,怎能讓聰明人沾沾自喜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 的頭像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
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
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