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附圖掃描自文建會出版的《國際繩結藝術交流展》及《工藝家創刊號》
我真的不懂出名有什麼好?人往往因盛名而受累,但就有人不但樂此不疲,還變本加厲的往自己臉上貼金,一層層的貼,久了不但皮厚,也失掉了自己的原來面目。
誰都知道中國結藝推廣中心和元夏公司幕後的真正老板是陳夏生,那麼中心出版的《工藝家》雜誌老板還是陳夏生,但基於公務員的身份,她不能掛名老板,找個弟弟來充當門面,也拖了三個弟弟朋友來墊底,但卻又心有不甘,所以搞個顧問騎在老板頭上過癮,也昭告天下 - 陳夏生才是最Top的拍板人物。
自己捧自己的雜誌很客觀,卻是全部自己職員和朋友寫的文章,自己職員寫的就極盡捧拍之能事,看了讓人噁心倒胃口,原來大師就是靠自己捧出來的?有哪家公司的顧問是騎在老板頭上的?這也吃相太難看了吧?
陳夏生毫不避諱的說︰〔很客觀地將當時臺灣全部有關中國結的書籍加以匯集....並介紹各地可以購買線材工具的商店〕,看到這些,我真的火冒三丈﹗關於中國結書籍部份是《工藝家》雜誌的編輯,也是她雇佣的伙計〔王中平〕寫的,請問客觀嗎?《中國結》和《中國結2》幾乎好無瑕疵,只有照片編排凌亂的負面評價,但對於另外兩本書,幾乎是毫不容情的鞭笞。
話說回來《中國結》和《中國結2》在我看來,完全是不及格的作品,那個〔方勝平安〕除了取名不當外,結也編得醜死﹗〔吉慶有餘〕的磬結不但線條混亂,左右也不對稱,魚的位置也頂得太高,一點審美比率都沒有。張智人先生的《繩結藝術》固然線材不好,手法拙劣,但張智人先生至少把自己的感情和感覺編到結飾裡面,陳夏生的結連基本靈魂都沒有,她憑什麼讓她的伙計批評人家?
〔介紹各地可以購買線材工具的商店〕?在哪?噢~﹗原來是在結藝推廣中心和元夏公司呀?那兩家店鋪不是一樣電話、地址和老板嗎?讀者可能還不知道呢﹗兩家賣的東西不但一模一樣,而且還擺在同一個櫥窗裡面呢﹗
佔盡一切優勢,拿了國家的補貼,就是這樣對付異己?在一次次的自我捧拍、自抬身價?完全容不了別人,把別人打趴自己就顯得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