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轉載時報週刊

時周觀點/爭念EMBA不如多讀書


陳寅恪,台灣沒幾個人認得他了,他國學底子甚佳,留學日本、瑞士、德國、巴黎,沒拿到任何學位,但他是清華大學四大導師之一,還是中研院士;王雲五,沒有 任何現代的正式學歷,只受過五年私塾教育,就進了五金店當學徒,自修英語,進美國函授學校,卻曾任北大教授,來台後還出任過考試院和行政院的副院長。

在現代知識啟蒙的年代裡,沒有學歷的人可以當教授;沒有頂尖學歷的人,還可以改變一個世代的歷史(不論是創造或者毀滅),比方說:毛澤東從湖南第四師範畢業,卻只能在北大圖書館打工。站在時代浪頭上的人,靠的從來不是學歷,而是膽氣!

回首歷史,後人慨嘆於英雄創造時代的同時,往往扣問:我們這個時代還能創造英雄嗎?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與李政道,都是戰亂時代西南聯大的學生,自產於 台灣的只有一個李遠哲是台大畢業;今日所謂「台灣之光」,不論是打棒球的王建民、華服設計之吳季剛,無一畢業於台灣名校。

最近揚名國際競賽場的麵包師傅吳寶春,想念台灣名校之EMBA而不可得,因為他只有中學學歷;新加坡國立大學特別來台覓才,經媒體披露後,他有機會出國拿 學位。馬英九總統為此呼籲為台灣留才,希望教育部修法,引起各方議論,吳寶春本人希望不要因為他而個案修法,他的專業在做麵包,而非教育體制。

台灣比諸一甲子之前,不論是政治社會教育各方面體制不可謂不成熟,吳寶春的個人意願與體制間顯有落差,做為專業的麵包師傅,他就算沒有學歷拿不到教授資 格,但要到任何大學餐飲科系擔任講師大概沒有問題,偏偏他只要當EMBA的學生,為什麼?王建民重回大聯盟,想必不會希冀再回頭拿體育大學的碩博士;吳季 剛設計的禮服為美國和台灣第一夫人採用,大概也不會有念頭回台灣拿一個服裝設計系的碩博士;為什麼留在台灣已有事業一片天的吳寶春非要不可?

吳寶春自覺不足,希望繼續學習,其用心無人可以質疑,所謂學無止境,唯其境是否非要靠文憑或者名校來彰顯?

如果吳寶春真有幸修習任何名校的EMBA課程,他要克服的可能是如何順利修習過關?光是經濟、會計和統計三門課,可能就會讓只有國中數學程度的他腦袋發 脹,更甭提英語教學與教材可能成為他最巨大的學習障礙,惟一的好處是,他會認識許多各行各業的老闆或中高階主管,學校與老闆們相互輝映,相得益彰,這當然 也可以是「學習」的動力,只要想清楚,吳寶春倒不必考慮念了之後,能否畢業拿到文憑。

學習不等於文憑,進修更不必非要名校輔助不可,吳寶春即使進不了名校,只要有心,他還有許多其他學習的途徑,從另覓其他發給證照的職業學校,到自聘教席, 都是他能力可為之事。至於要為吳寶春另開一扇門的馬總統,不如多花點力氣鼓勵國人多讀書,勤思考;就國人平均一年只讀兩本書,和吳寶春想念EMBA兩件事 相比,前者顯然更重要、對台灣傷害更大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的論點一向中肯持平,我不會用自己內心揣測別人的言行,我都是拿了現實世界的實證例子,證明人家的言行如何。

吳寶春的麵包年營業額二億臺幣,他還想管理到二十億臺幣嗎?麵包的價值在麵包給人們的口感,不在營業額的多寡,他要修EMBA的唯一原因就是他面對的每一個人學歷都不比他低,在自己認為低人一級甚至低人很多級,他覺得羞愧。

記得一句老話說︰人要看自己有的,不要看自己沒有的﹗

你仰仗什麼在人前抬頭胸?說得再沒志氣點,你仰仗什麼養活自己。我是全班第一個當上工程師和經理的人,當時班上一路領獎學金到畢業的同學,很懊惱的告訴我︰想想自己好歹也是大畢業,退伍了也去許多公司應徵工程師,餓了半年下來,只能選擇當技術員,真的好羨慕你。

我當時很不客氣告訴老同學︰擔任什麼職務靠的是本事不是學歷,沒本事就算當了工程師,底下的技術員和作業員也會不服氣,你帶不動人,早晚還是要走路。

所以吳寶春和阿基師想念EMBA純然是自卑心理作祟,他們不是自認管理能力不足,而是無法面對比自己學歷高的人侃侃而談子曰︰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有一技之長即為人師(人師是表現能力,不是無知的一直自稱X老師),不需要妄自菲薄,這是給想要EMBA文憑的人最衷心的勸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 的頭像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
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

    中華傳統徒手絡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